緊急公告:
二級延長,目前室內持續維持50人為上限,由於每組團隊與工作人員加起來就超過50人了,在與場館討論後,不確定因素太高,增加室內人數可能性也不高,因此第五屆Design For Taiwan『好好』社會設計展,在不得已的情況下,我們決定臨時改為線上展,很遺憾今年不能在松山文創園區與大家相見了!
目前規劃採用『Gather Town』架設虛擬展場,透過可愛的RPG遊戲介面,讓各組團隊一樣能在虛擬的空間與大家互動,介紹他們的想法以及設計,講座會在舞台區進行線上直播,講者也會在線上與大家進行QA,已經報名的朋友,原本的電子票券將會在9/2自動轉換成Gather的連結,不用再重新報名喔!!
我們七場講座已全數報名額滿,改成線上直播後,我們不用梅花座,也不用人數限制囉,將直接加開,還沒報名的朋友,再請上Accupass報名。
最後最後,很抱歉也很遺憾臨時的改變,但為了讓大家能夠安全健康的好好看展,我們正在努力的規劃趕工『好好』線上展場,9/3我們線上一起好好連結,也再提醒大家,務必到Accupass報名獲取連結喔!
二級延長,目前室內持續維持50人為上限,由於每組團隊與工作人員加起來就超過50人了,在與場館討論後,不確定因素太高,增加室內人數可能性也不高,因此第五屆Design For Taiwan『好好』社會設計展,在不得已的情況下,我們決定臨時改為線上展,很遺憾今年不能在松山文創園區與大家相見了!
目前規劃採用『Gather Town』架設虛擬展場,透過可愛的RPG遊戲介面,讓各組團隊一樣能在虛擬的空間與大家互動,介紹他們的想法以及設計,講座會在舞台區進行線上直播,講者也會在線上與大家進行QA,已經報名的朋友,原本的電子票券將會在9/2自動轉換成Gather的連結,不用再重新報名喔!!
我們七場講座已全數報名額滿,改成線上直播後,我們不用梅花座,也不用人數限制囉,將直接加開,還沒報名的朋友,再請上Accupass報名。
最後最後,很抱歉也很遺憾臨時的改變,但為了讓大家能夠安全健康的好好看展,我們正在努力的規劃趕工『好好』線上展場,9/3我們線上一起好好連結,也再提醒大家,務必到Accupass報名獲取連結喔!
2021 5th Design For Taiwan 社會設計線上展
好好
紛亂的世代
疫情的延燒
未知的徬徨
我們都要好好
第五屆DFT「好好」社會設計展
一群關懷台灣的熱血青年,利用過去的一年時間
運用設計思考,深入了解週遭的問題
期望透過好的理念、好的設計、讓生活變得更美好
第五屆Design For Taiwan「好好」社會設計線上展
日期:2021 / 9/3-5
時間:9/2. 2PM開幕會
9/3-4. 10AM-8PM
9/5 10AM-5PM
地點:Gather Town
點我報名
疫情的延燒
未知的徬徨
我們都要好好
第五屆DFT「好好」社會設計展
一群關懷台灣的熱血青年,利用過去的一年時間
運用設計思考,深入了解週遭的問題
期望透過好的理念、好的設計、讓生活變得更美好
第五屆Design For Taiwan「好好」社會設計線上展
日期:2021 / 9/3-5
時間:9/2. 2PM開幕會
9/3-4. 10AM-8PM
9/5 10AM-5PM
地點:Gather Town
點我報名
展覽講座免費入場!!!免費入場!!!免費入場!!!
期待您一起來與我們連結
第一次此用Gather的朋友請先提前上線熟悉軟體操作!
期待您一起來與我們連結
第一次此用Gather的朋友請先提前上線熟悉軟體操作!
好好講堂
9/3 14:00 - 15:30
銀色大門共同創辦人 - 孫士姍 以科技導入銀髮族送餐—台灣長照新革命! |
疫情發燒、懶得出門,年輕人點開外送APP,午餐直接送到門口。但你想過如果是不懂科技、住在高樓層、上下樓梯不便、又或是偏遠地區的長者,該怎麼解決最基本的民生問題嗎?台灣已有許多基金會提供銀髮送餐服務,孫士姍也曾擔任送餐志工,卻在過程中逐漸意識到銀髮族送餐的諸多困境,包括缺工、服務片段、資源無法整合等。為了整合資源,孫士姍利用科技串聯,媒合送餐服務,並創立了銀色大門,希望藉此解決長者送餐所遇到的挑戰。在這場講座中,孫士姍將分享她創立銀色大門的理念,以及如何透過科技解決困境,達到全方位資源的整合與流暢的送餐服務流程,甚至帶入營養學,照顧長輩的口味與健康。送餐照顧的不只是長輩的胃口,更是老年生活中的尊嚴,送餐、送健康、送關懷。 |
9/3 16:00 - 17:30
元沛農坊創辦人 - 許又仁 看見台灣未來的農食科技與設計 |
元沛農坊一直都相信「鄉間永續需要科技解方,食味美感從科學開始。」這兩句話讓我們開始了解,原來柔性訴求的農食領域,也能和硬派的科技結合在一起。當農食產業不僅是吃飽就好,量大便宜的思考,更需要注重生產對於環境的破壞,以及服務現代人需要的生活美感。 當餐桌上我們追求品味,農業的生產就出現挑戰。要好吃、要多元的風味,想要感受台灣在地風土的美好,農業的生產就無法一成不變。為了追求食味的美感,更加注重作物耕種的過程,表現出最好的味道。加工的方式要更加貼近現代人的健康需求。這些課題都讓我們看見未來的科技需要以及相關的設計課題。從科技城走入鄉間,從科學走向餐桌,邀請大家一起看見未來的農食創新。 |
9/4 10:30 - 12:00
CircuPlus CEO、奉茶行動發起人-黃暐程 喝的不只是水,是暖暖人情味—環保減塑新選擇,永續發展從奉茶行動開始! |
面臨席捲全球的塑膠危機,暐程於 2020年發起的「奉茶行動」榮獲總統盃黑客松卓越團隊。奉茶的概念其實是來自台灣早期的傳統習俗。在鄉間人煙稀少的地方,為了體恤長途跋涉趕路的人,會在交通要道放置茶桶,並寫著大大的奉茶二字,讓趕路人也能暫時休息、解渴補充體力。透過「奉茶行動」,暐程號召並募資希望讓更多人加入行動,只要帶著水瓶出門,不管到哪,都能透過手機奉茶APP的地圖找到奉茶點,再也不需要買瓶裝水解渴!他致力和年輕人一起發揮創意,尋找永續商機,不論你是對永續食農生態、智慧靭性城鄉、數位轉型、還是去碳經濟有興趣,都歡迎你來和暐程一起,成為改變世界的永續黑客! |
9/4 14:00 - 15:30
湛藍海洋聯盟執行長 - 陳思穎 為湛而戰!MIT海漂垃圾吸塵器「湛鬥機」,找回大海的顏色 |
在台灣,平均每人每日垃圾產生量為1.034 公斤,製造一公斤的垃圾很容易,清理一公斤的海洋垃圾成本卻異常的高。事實上,多數被丟棄的垃圾沒有消失,只是換了一個地方存在。陳思穎以及一群海洋科學家、工程師組成了「湛。Azure」團隊,無償投入環境教育、研發海洋垃圾自動化清潔機具,希望以半自動化的方式移除港灣海漂垃圾,透過科技找回大海的湛藍。本場講座中,陳思穎將分享他在清除海洋垃圾計畫中的心路歷程,從2017年開始,她與團隊嘗試各種創新實驗,在冰冷海水中不論颳風下雨、全年無休。甚至團隊也透過大數據,分析海洋垃圾的組成,希望能藉此影響政府的政策作為,讓垃圾變成數據,再讓數據變成證據,成為政策推動的助力。陳思穎將她的夢想理念化為行動,透過科技找回大海的湛藍,為湛而戰,一湛再戰! |
9/4 16:00 - 17:30
玩艸植造創辦人 - 洪誠孝 便利與環保共好的社會創新方案,跟著玩艸植造來種蒲草吸管! |
琳琅滿目的環保吸管,真的環保嗎?從田裏種出來的吸管,你用過嗎?台灣目前唯一兼具「環保」、「便利」與「經濟」的純植物蒲草吸管,是由「玩艸植造」在台灣、越南契作,同時結合地方創生,讓閒置勞動力回歸農業,並將無用的水草與荒地變出經濟效益的減塑產品。聽聽玩艸植造分享這三年來找種源、測試、育種,到產製吸管的辛苦歷程;是如何以簡單的製程,不簡單地保留植物天性。不必忍受紙吸管的軟爛、也不是難以分解又無法回收的紡織塑料,蒲草吸管用過後隨手丟,對地球的影響也不過跟一片落葉一樣。在推動社會創新的路上,我們力求最低移轉成本,希望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能減塑愛地球。期待更多重視社會影響力的餐飲品牌夥伴加入,一起輕鬆減塑! |
9/5 10:30 - 12:00
Miss Eco一口覓食共同創辦人 - 陳妍廷 醫學路上,我們開了一間新創—Miss Eco環保外送 |
Miss Eco一口覓食是一個注重永續環境、消費者健康的美食外送平台,我們透過『循環餐具』派送餐點,解決外送服務製造的大量一次性垃圾問題。 創辦人以中、西醫專業背景,堅持為顧客篩選健康的餐飲店家,而循環餐盒承裝的美食外送,又能最省時、方便的實踐環境友善的價值觀。 『點一份您的健康,一份地球的健康』讓我們照顧您的健康,而您有意識的消費,將照顧我們共同擁有的地球。Miss Eco認為從每日三餐實踐循環經濟解方,將能最直接、大幅度的改善環境破壞的問題。 |
9/5 14:00 - 15:30
金瓜三號負責人 - 蔡威德 愛上坪林,金瓜三號創造嶄新的茶鄉風貌與永續經濟 |
在過去,坪林這座茶鄉原是北上南下的必經之地,販茶、喝茶的人潮熙來攘往。但隨著雪隧開通後,坪林的人潮不再,這座擁有百年製茶歷史的山城,如同許多的台灣傳統小鎮,開始面臨產業斷層、人口老化及流失等挑戰。隨著經濟的轉變,農村的產業型態也必須跟著變動。2013年的蔡威德,跟著碩士班指導教授進行田野調查,意外的踏進坪林,卻從此深深被坪林的美吸引,決定留在坪林,創立金瓜三號,希望能用創新的體驗,帶領茶鄉轉型再生,並透過觀光體驗結合地方特色,跳脫單調的農村風光、為地方農村經濟加值,並創造農村生活美學的感官體驗。金瓜三號是個絕佳的在地創生案例,在地創生有許多形式、故事。有人是回到熟悉的故鄉,發揚在地文化之美,也有人像蔡威德一樣半路出家,明明是個北港青年,卻意外愛上別人的家鄉,踏入農村,從此無法自拔。蔡威德一步一腳印走訪茶山,也在過程中與拉近了與在地茶農的距離,了解種茶、製茶的繁複流程,挖掘別具特色的茶山導覽、山耕假期旅遊規劃,更帶領旅人走進茶園,體驗茶農人家的一日生活,了解坪林這塊土地的故事。本場分享,將以體驗、服務設計切入地方,藉由文化、場域、產業的轉譯,讓大眾看見並挖掘更多地方價值。 |